1、电缆标志内容: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1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,制造年份,电缆长度。
2、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,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。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-15摄氏度,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%。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,不应有有扭曲、翘边等变形现象,并有产品合格证。
3、布线时应有冗余。在机柜处,双绞线缆预留长度,一般为3~6m;终端处为0.3~0.6m;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~10m;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。
4、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,板块铺设严密坚固,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,大楼综合布线,地板支柱牢固,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。
5、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,非扭绞长度不应大于13mm。
6、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,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。
7、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。
8、双绞线蕞长线距为100米,超过100 米的可用双绞线中继器连结加长,每段线路中中继器的数据不能多于三个。
9、光纤传输距离:传输速率1Gb/s,850nm,、普通50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550m,普通62.5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275m,新型50μm多模光纤传输距离1100m。
10、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:
(1)非屏蔽4对双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。
(2)屏蔽双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~10倍。
(3)主干双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。
(4)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.5倍,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。
11、对绞线在信息插座(RJ45)相连时,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,公司综合布线,插座类型,色标和编号应符T568A、T568B的规定。
12、在制作水晶头时,电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,因为当电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,否则受力的是电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。
13、双绞线缆与接线模块(IDC,RJ45)卡接时,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。
14、屏蔽双绞线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,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o圆周接触,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。
15、每股双胶线两端应粘胶标签并编号,小区综合布线,以便于安装和维护。
16、交接间、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。
17、施工现场临时电源应有完整的插头、开关、插座、漏电保护器设置,临时用电须用电缆。电源线分三种颜色:火线红色、零线蓝色、地线黄绿,所有单向插座应该“左零右火中间地“或“上火下零“连接。
18、电源线管从地面下穿过时,必须使用套管连接紧密,在地面下不允许有接头,出入地面处必须套用弯头。地面没有封闭之前,必须保护好PVC套管,不允许有破损,铺地板砖时PVC套管应被覆盖,钉木地板时,电源线应沿墙角铺设,以防止电源线被钉子损伤。
19、 电源线走向横平竖直,不可斜拉,防止被电锤、钉子损伤。
20、各种强弱电插座接口要尽量少。所有插座、开关要高于地面300MM以上,并且不会被推拉门家俱等物遮挡。
21、弱电线路与强电线路不允许共套一管,其间隔距离为0.5m以上。
22、工程中各板块之间的电源要尽量分开控制,尽量做到单独供电,芜湖综合布线,互不干忧。
众所周知,每根网线中有八根单独的线路。因此,只要我们在布线工作中可以保证线路两端使用的模式相同,并且类型一致,就可以任意对其进行连接。事实证明,这种看法是错误的。所以设定行业标准是有其原因的,在布线标准中需要考虑到线路被扭曲以及外部环境方面的影响。如果在布线时没有遵循这些标准,就可能会出现干扰和低效率等问题,从而给网络整体性能带来反面影响。这里所提到的标准,就是EAI/TIA-568-A和B,它们规定了数据类线路的部署方式。
(1)布线前应核对规格、程式、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;
(2)布放的线缆应平直,不得产生扭绞、打圈等现象,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;
(3)在布放前,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,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,标签书写应清晰、端正和正确;
(4)信号电缆、电源线、双绞线缆、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。
(5)布放线缆应有冗余。在二级交接间、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-6m,工作区为0.3-0.6m。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
(6)布放线缆,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检举不应大于1.5m。
(7)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,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。如果采用机械牵引,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、牵引的长度、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。
您好,欢迎莅临芜湖勇创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