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布线的系统结构:
1.网状拓扑结构
又称作无规则结构,结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,没有规律。优点:系统可靠性高,比较容易扩展,但是结构复杂,每一结点都与多点进行连结,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。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。
2.混合型拓扑结构
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拓扑结构同时使用。优点:可以对网络的基本拓扑取长补短。缺点:网络配置挂包那里难度大。
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星型拓扑结构是一种以中央节点为中心,弱电综合布线,把若干外围节点连接起来的辐射式互联结构。这种结构适用于局域网,综合布线,尤其是近年来连接的局域网大都采用这种连接方式。这种连接方式以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连接线路。优点:结构简单、容易实现、便于管理,通常以集线器作为中央节点,便于维护和管理。 缺点:中心结点是全网络的可靠瓶颈,中心结点出现故障会导致网络的瘫痪。
以下分享一些网络布线不规范(偷工减料)的案列:
比如,芜湖布线,五类线是8芯的,一般的10Base-T和100Base-Tx网络只使用其中的1-2和3-6线对,4-5和7-8线对不用。许多公司为了节省时间,只把需要用到的4个芯接起来。在大多数这种情况下,另外的4个芯都被剪断了。不过有的公司用多余的4个芯去连接网络中的另外一台PC,或者作为一个电话接头的配线。其实在100Base-Tx以太网中,综合布线公司,由于网络工作频率和数据率很高,串扰量很大,这类用法是不被允许的。
还有些用户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扩容的需要,所以在新增用户时采用了一分二插座,一个插座可以连接2个PC机。从原理上讲这种用法是基本上可行的,这种接法要求将1-2/3-6两线对联接一台PC机,而将4-5/7-8两线对联接到另一台PC机上。但实际工作中在10BaseT网络中这种错误接法可以勉强工作。虽然这会造成全部网络流量中的数据帧会存在不少错误,但由于多数现存网络的利用率(流量)不高,用户是难于察觉布线中程中的此种异常情况的100BaseTX网络对阻抗不匹配和近端串扰比较敏感,但是升级后这种错误接法会导致上网困难。
如果不幸地选用了假冒的5类插头(实际上是3类插头),那么在10BaseT网络3类插头不会影响网络正常运行,但升级后近端串扰NEXT等参数将严重影响工作站与网络连接并经常导致数据出错。不经测试,此3类插头将会长期潜伏而不被发现,造成网络故障多多,所以采购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啊!
另外,还有常见的是打线错误造成链路高额碰撞,速度缓慢的情况。我们知道,打线标准中规定了568A和568B两种格式,这两种格式原理上是完全等效的,区别仅在线序不同而已。常见的打线错误是被称作“串绕”的一种,特点是将线序按1-2、3-4、5-6、7-8的自然顺序排列。这样将会造成近端串扰严重超标,一般来说会令服务器无法与网络实现100Mbps的网络连接。
您好,欢迎莅临芜湖勇创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